颈腰痛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医学论文_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非特

文章目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与辨证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准备工作

2.2 试验组

    2.2.1 体位

    2.2.2 穴位

    2.2.3 操作

    2.2.4 加热

    2.2.5 疗程

2.3 对照组

    2.3.1 体位

    2.3.2 穴位

    2.3.3 操作

    2.3.4 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3.1.2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

    3.1.3 红外热成像检查

3.2 疗效评定

3.3 统计学处理

3.4 治疗结果

    3.4.1 疼痛VAS评分比较

    3.4.2 ODI评分比较

    3.4.3 红外热成像检查

4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采取密集型导热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中医骨伤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2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DI指数评分和红外热成像温度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的VAS、ODI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温度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个月试验组较对照组VAS、ODI评分及温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型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有明显的远期疗效,红外热成像检查可以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